聚焦泰安两会
登高望远图新志,奋力争先正当时。2月24日上午,泰安市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泰山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会上,张涛同志作泰安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贯彻落实《山东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关爱困境少年,建设‘希望小屋’650间”。
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
通过夯实“融合之旅青年营”工作平台,服务青年企业家成长成才。突出“铸英行动”主题举办“融合之旅”系列活动,吸纳120名青年企业家参加活动,融合之旅青年营联系青年企业家达到300余人。邀请11个部门的业务负责同志组建青企协顾问团,推荐22名青年企业家参加“泰山学堂”培训;突出团银合作,畅通青年创业资金渠道,做好“鲁青基准贷”推荐工作,2021年累计推荐创业企业257家,发放贷款30596万元。
围绕青年就业需求
以“青鸟计划”为统揽高质量服务青年就业创业。通过构建“青鸟计划”“园区+企业+高校”三方联盟平台,推动人岗精准对接,以“团团带岗进高校”活动为依托,精准对接院校和企业需求。“实习实践季”吸引2750余名大学生到我市241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组织“家乡行”“感知行”等活动34场,累计凝聚泰安籍大学生6852人。“就业服务季”活动累计发布就业岗位18922个,4974余名青年学子向我市用人单位投送求职、实习简历,举办各类行业专场云招聘、云推介、云宣讲活动113余场次,开展线下招聘会40次,促成大学生就业487余人。全市建成“青年驿站”6处,为求职青年提供免费住宿、岗位推介等“一站式”服务。建成“青鸟驿站”11处,联络泰安籍大学生1016人,在联系服务青年学子、宣传推介泰安等方面发挥了“微枢纽”作用。
围绕乡村青年发展需求
团市委深入开展“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工作,三年累计选树各级“乡村好青年”7800余人。组建各级“好青年联盟”,定期组织线上和线下活动,支持帮助好青年抱团发展。依托九女峰乡村振兴片区,积极推进省级示范性工作——乡村振兴青春合伙人项目,举办乡村振兴青春合伙人“电商兴乡,青年先行”电商培训班,通过打造乡村振兴青年培训学院、乡村振兴青年会客厅、乡村振兴青年社群,激发青年群体创新创业活力,带领青年助力乡村振兴。
围绕城乡青年社区融入需求
突出项目运作机制,推进城乡社区青年融入行动。注重品牌项目打造,实现团组织、学校、村居共建共享,开展党史学习、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垃圾分类等活动,“青春社区”“春芽计划”“工蚁联盟”“爱筑夕阳”等品牌植根社区,2021年新创建省级“青春社区”5个。注重集中力量突破,以“新立方联盟”为抓手,通过社会化动员、扁平化管理服务,抓好核心“人”的带动作用,抓好基础“空间”的支撑作用,抓好项目“落地”的集聚效应。在华录集团、九女峰片区等地建设新立方联盟会客厅,带动小荷公益、青青体育、松果市集等青年社会组织进行社区项目转化。
“希望小屋”困境儿童关爱项目
为了把社会关爱传递给最需要的困境儿童,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全市各级团组织联合青年社会组织和青年志愿者逐户实地调查,科学确定帮扶对象。同时,团市委抽查对比,确保信息真实、受助合理,做到应帮尽帮。2022年,全市已摸排需要建设“希望小屋”困境儿童114个,摸排工作还在进行中。
聚焦募资
全市各级团组织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通过召开项目推介会、信息发布会和现场走访等形式,努力拓展资金来源。同时,充分利用腾讯“99公益日”、“520公益日”等线上募资渠道,撬动更多社会公益资源。两年来,全市筹资超过700万元。
建管结合
团市委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建管结合,与县市区、功能区共同把握好程序管控、检测验收、档案资料和人文关怀等重点环节,严格对照6项工作程序和13项档案清单要求,标准化、程序化、责任化完成建设任务。“希望小屋”建成后,团市委多次组建调研组开展暗访和督导,确保“希望小屋”正常管护使用。
志愿服务
为做好“希望小屋”后续志愿服务工作,团市委整合多方资源,建立心理疏导、习惯养成、生态意识、互助回馈等志愿服务项目库,指导各县市区、功能区优化青年志愿者队伍,与青年社会组织深度合作,为每个小屋组建一支“团干部+社会组织+学校教师+返乡大学生”的志愿服务队伍,结合“牵手关爱”行动和“青青学堂”项目,开展好日常陪伴、课业辅导、心理关爱等志愿服务,并根据受助少年儿童的实际需求增加个性服务内容,切实提升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下一步,团市委将认真贯彻落实两会工作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务实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推动“希望小屋”建设,进一步服务青年成长发展、就业创业,为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贡献青春力量。